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走出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头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顶思 Author Kate

 


夏山学校,这是一所被称作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学校。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育模式曾经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夏山模式的诸多讨论。学校创办者尼尔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但是,纯粹强调自由和民主的学校真的就好吗?


试想一下,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上课或不上课,不论缺课多久也不会受到责罚。而且这所学校没有正式考试,考试也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进行。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然而英国确实诞生了这样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
这所学校名叫夏山学校,他们的校长A.S.尼尔(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在谈及建立这所学校的初衷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愿培养一个快乐的街道清洁工,而不是一个神经质的总理”。

尼尔写作的《夏山学校》一书当年一经出版,就迅速在全球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夏山热潮”。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学生纷纷前往夏山就读。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呢?
夏山学校坐落于英格兰东部Leiston小镇,创立于1921年

尼尔一度被父亲认为是残次品
却创办了20世纪最伟大的学校
在介绍这所学校之前,我想先讲述一下校长尼尔的故事。

尼尔从小在具有浓厚加尔文主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并在父亲执教的乡村学校完成了早期学业。由于儿时学业上的失败,尼尔一度被父亲认为是残次品,从未得到过来自家人的认可和理解。
因此,14岁时起,尼尔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打工生涯,做过秘书、布店学徒和实习教师。
而在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他又先后从事过格雷特纳学校的教师和刊物编辑等职务。
这段独特的成长经历让尼尔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他认为压制天性的家长式教育风格会让学生失去挑战勇气。

即便学生接受的是备受推崇的精英教育,也存在难以回避的弊端 —— 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正如《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提到的,美国顶尖名校教育系统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于向学生灌输一套不受欢迎但又要被迫接受的价值观。

虽然这些学生后来成了各行业精英,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成了缺乏灵魂的学习机器。
此外,高压式的教育方式还在年轻群体中埋下了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种子。尽管多数中产阶级不缺物质享受,但相伴而生的焦虑情绪却很难得到缓解。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害怕脱离主流,惧怕改变和担心阶层下滑。

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让尼尔对现有学校感到失望。在一战爆发期间,对学校传统教育彻底失望的尼尔,决定创办一所能为学生带来快乐的学校,让学生不再需要主动去适应学校,而是创造条件让学校主动去适应学生。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夏山学校应运而生。
那么,夏山是如何让孩子获得自由和快乐的呢?


尼尔做的第一步是赋予孩子们参与决策的权利。夏山每周举行的学校成员大会,给了每个学生以民主投票方式参与制定及完善校园规范的机会,也让那些曾因学业表现不佳而产生自卑情绪的孩子重拾了自信。
据一名夏山毕业生回忆,从成员大会上学到的远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多。在大会上,他们能对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并与老师和同伴们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此外,夏山还为孩子们提供了随时亲近自然和自由活动的环境。
在夏山学校看不到高档的校舍、先进的实验室或者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教学大楼。而是一大片的空旷草地、很有些年代的大树。

除上课外,学生可以体验爬树、挖土、骑车、自己动手做玩具枪。这种颠覆传统性校园做法,来自于尼尔本人对传统学校课程的深恶痛绝。
“我看到在大学里的学生,他们知道的很多,辩论对答如流,古文出口成章,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却稚嫩如婴儿。一般教科书很少提及人性、爱、自由,这种教育制度如果继续下去,只会让人继续分离知识与感情,”尼尔说。

事实上,说这话的尼尔本身也与那些端着权威架子的校长大相径庭。他的亲民性让很多孩子愿意将他作为倾诉对象,就有年轻男孩曾主动找他倾诉早恋的烦恼。
正是尼尔校长对自由和爱的推崇,才让夏山远离了传统学校的约束与压迫,打破了孩子们对教师和权威的恐惧,诚实面对自己,面对生活,也拥有了不随波逐流、勇敢做自己的勇气。

夏山学校的学生后来怎样了?
虽然同样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的熏陶,但从夏山毕业的学生之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却全然不同。
在1949年,当时的英国教育部对创办28年的夏山学校考察后出了一份《英国政府督学报告》,对夏山教育的成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教育并不与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驰。
这部分是因为夏山的毕业生中不乏担任英国皇家电器机械工程兵上尉、炮兵中队长和轰炸机队长等军事人才,也不缺幼儿园教师、皇家学院荣誉会员、报纸专栏作家和四大公司市场调查主管这样的教育、商业领域人才。
还有部分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


当然,也有一些夏山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完全脱离了常规轨迹。
费雷尔就是典型。在校期间对上课兴趣乏乏的他,把在夏山的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研究陶器和木工等手工艺上。
因而,在费雷尔十五岁离开夏山时,他还是一个对如何读书、写字十分陌生,也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的男孩。但即便如此,他却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在五年间完成了边打工边旅游的全球旅行。
在土耳其卖过牛仔裤,在科威特卖过血,在以色列合作农场工作过,在印度当过电影群众演员;在澳大利亚当过矿工,还参与过巴基斯坦和印度人道救援组织工作,如今费雷尔的足迹早已遍布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学生选择在毕业后,一边在伦敦当售货员,一边努力完成职业音乐家的梦想,希望在职业生涯中延续对音乐的热爱。
还有部分夏山学生在毕业时已对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划。比如在时装业工作的Lucie,虽然在毕业后将一年时间奉献给了父母,但之后一直在一家时装学校学习设计时装、帽子和围巾。

在谈起在夏山学校的学习收获时,Lucie提到,虽然夏山看上去有点嬉皮士,但学校教会了她如何在有限空间里生活,如何分享、帮助他人及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让她懂得如何去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夏山培养的学生勇于表达自我的特质,在他们步入职场后也被保留了下来。一名叫Dominic的学生表示,他最欣赏夏山的一点就是学校所赋予的自由表达权利。
当然,也不乏一些学生将夏山带给他的体验与需要感情诉求的职业相融合,将自由教育的灵魂带到校园之外。
丹尼就是其中一员。如今,他在伦敦医院负责改善医患关系。凭着在校期间培养的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他在接手新工作时表现得游刃有余,能与不同层面的人士随时随地进行顺畅的交流,无论对方是一名患者还是工作人员。
除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培养同样是夏山赠予每位学生的一份宝贵礼物。这也意味着当夏山学生在未来真正遭遇经济危机等特殊时刻时,都能冷静地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随丈夫一起移民毛里求斯岛的Francis在提到夏山学校时,表示这所学校让她学会了容忍和尝试做自己,而不再拘泥于社会对女孩的各种要求和定义。
如今的她是一名幼儿教师,同时养育着六个孩子,对缝补仍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在遇到来自他人的不理解和不公正看法时,Francis也可以坦然做自己,按她的说法是,“如果这让你不高兴也没关系”。
那些无论曾在公立或私立学校受挫,觉得自己是loser的孩子,抑或试图取悦他人的问题孩子,都能在夏山找到治愈,也能在这里得到应有的尊重,重获生活的勇气。


夏山:乌托邦式教学下
学生无法适应社会?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夏山是否对家长和孩子们就是完美和理想的选择了呢?其实未必。
夏山学校的自由教育模式虽然已得到世界各地部分学校的推崇和效仿,实际上却很难在大范围内进行复制和推广。

一方面学校本身带有的校长本人的教学风格过于突出,另一方面如此超前的教育方式在设立之初就显得过于理想化。虽然尼尔希望给孩子们在世界的一角搭建一个乌托邦式的校园,但学生毕业后面对的社会却与夏山营造的平等与自由氛围有着天壤之别。
在一本《夏山学校毕业生》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侧面了解这所学校难以回避的痛点,最直接表现在学生难以适应社会上。


有夏山的校友在反思时提到,夏山的民主精神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行事方式,让他不惧怕任何权威,同时也不会试图成为孩子们的权威。

但这种自由精神有时也成了他们适应社会的阻碍,因为他们很难按部就班,听从指令。
“有的夏山人可能不容易融入社会,因为很多工作环境等级分明、规章琐细。工作中难免有人级别比你高,或者你的级别比别人高,但恐怕夏山人很难真正适应这种有等级区别的工作环境,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所有人是平等的。”
这段话的背后揭示的正是很多夏山校友在毕业后面临的真实处境,对一名习惯了夏山自由与平等规则的学生来说,当他要开始重新适应真实世界中隐含的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与熟悉这套规则和玩法的公立及私立学校精英一较高下时,夏山校友的短板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在金融、法律等对专业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很难找到夏山校友的身影,而技术类和手工类等对动手能力有更多要求的领域,成了大部分夏山学生毕业后的首选。
也许很少有学生家长能达到尼尔期望的真正相信“儿童是自由的”,而符合家境殷实条件的中产家庭也未必愿意冒风险送孩子去上一所毕业后很难保证帮学生找到高薪谋生职业的学校。
但夏山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仍能给传统体制下的学校和家长一种启示,让他们试着往自由的方向逐步做出改变。

即使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孩子们也需要来自学校和家庭双方的自由空间去释放和发展他们的天赋。
如果校方和老师们都能以更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适时抛开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倾注心力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相信这份宽容和爱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自由教育的核心,并在未来无论经历何种境遇仍能保持这份对于生活的热爱。

作者 | Kate来源顶思(ID:idingsi)编辑 | 田佩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缅怀丨朱小蔓:把学校教育建立在“情感”之上

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复旦附中老校长给出9大忠告

• 答教师问:怎样才能“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